这是目前看过对电影《封神2》最好的解读
这也是我看下来的最大感受!1.第一部姬发从一开始的愚忠到后面有思想开始反抗,就是角色的弧光成长。除去一开始的姬发为将军洗尘外整部电影并不过多有姬发的智慧与高光。第二部更多把高光塑造在了邓婵玉而不是主角姬发。
这也是我看下来的最大感受!1.第一部姬发从一开始的愚忠到后面有思想开始反抗,就是角色的弧光成长。除去一开始的姬发为将军洗尘外整部电影并不过多有姬发的智慧与高光。第二部更多把高光塑造在了邓婵玉而不是主角姬发。
众所周知,由乌尔善执导,于适、那尔那茜、费翔、娜然等出演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上映后,票房已经破5亿,邓婵玉主动请缨,带领魔家四将攻打西岐,于是第二部正式拉开帷幕,而电影最大看点就是彩蛋中的通天教主,都说好饭不怕晚,封神确实值得等待!
当然目前看来,票房并不能代表口碑,假期还有几天,有可能就会有塌房的,静观其变吧!
其实今年贺岁档的电影票房之争,就看这4部电影了,分别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90》。
本“封神胫骨”当然第一时间赶早场赴约,抱着高期待观影,仍然全程陷入震撼。
封二所有的感情戏各种类型的感情线都很奇怪。也别洗什么姬发邓婵玉不是感情线不是爱情,本来可能还有的洗,就是邓婵玉死那场戏,什么“我喜欢,唱给我听”,还闪回初见的镜头,整个情感色彩就完全不对了,硬生生把初见那一眼解读成一见钟情了,角色全面崩盘,还有要不要听听那个歌
“乌尔善别想让我再买《封神三》的票”,这是今天早上在电影院我旁边的观众亲口说的。坦白讲,看完《封神二》后,我也感到有些失落,甚至觉得其精彩程度不如《封神一》。我最强烈的感受是,电影工业的发展本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成为电影最大的亮点。
小编今天看了《射雕》和《封神2》,不吹不黑,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立场上,说说优劣。
邓婵玉出征西岐,浮桥下,众男子对着她唱淫词浪曲,邓婵玉的副将扬鞭阻止。邓婵玉不以为意,继续策马前行。
超过了7.44亿和6.81亿,而乌尔善导演的电影《封神2》排在第三名,目前票房也已经超过了5亿。
在和“叛军”的对抗中,女将军虽在战力上占据上风,但却不忍屠戮百姓,且和敌方侯爷在打斗中惺惺相惜,甚至都有人为俩人做媒了。最后女将军站在大义的一方,和小侯爷一起,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打败重新出山的老领导,挽救了“叛军”的所有百姓。
电影院里的我如坐针毡,怀疑当初给第一部当自来水的自己是不是神经错乱了。乌尔善在跟我开什么玩笑!这什么啊,这第二部在干嘛?!邓婵玉结尾在干嘛?姬发在干嘛?
不知什么原因,从封神·壹开始,就有很多喷子从各种角度对电影、导演、主演和演员进行抹黑。从特效制作到演员私生活到珉族矛盾,帽子一个比一个大,从各种角度展开攻击。
也就能明白“春节档”前后为什么有那么多拉踩、营销的市场乱象,实在是因为在黄金档大盘的操作下,电影票房的收益真的很惊人。
《封神》系列电影作为经典IP,上映后观众情绪波澜起伏。作为制作成本高昂的奇幻剧,其预售票房成绩颇为理想,然而播出后却遭遇了不少观众的差评。那么,这部电影究竟存在哪些令人诟病的雷点呢?
就说这春节档首日票房,那战况激烈得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一路飙升,直接登顶宝座,那热度简直像火山喷发一样,势不可挡。而《唐探 1900》呢,差评不断,只能可怜巴巴地屈居第二,望着榜首叹气,就像一个落败的将军,满心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2023年,“十年磨一剑”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甫一出鞘,就赢得口碑和票房,以26.34亿元的票房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大片之一,这也让粉丝们对《封神第二部》充满期待。
这是两部电影上映的第二天,我尽量在不透露剧情的前提下,跟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目前来说,《哪吒2》口碑最好,《封神2》以及《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口碑两极分化,《蛟龙行动》更是炮灰,估计大年初三在小县城里就不会有《蛟龙行动》的排片了。
家人们,我刚从电影院出来,整个人都麻了!本来满心期待《封神2》能延续第一部的精彩,带我沉浸式体验神话世界,结果一开场就各种离谱设定,看得我脚趾抠地,真的想把这段观影记忆“格式化”!